提高农村住房的“免疫力”
论文作者:谢建明  发布期刊:筑福国际  发布时间:2013-07-22   浏览:
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,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境内 (北纬27.5,东经104.0)发生了5.7级地震, 震源深度14公里。震中距离云南彝良县城约15公里,距昭通市约30公里,距贵州威宁县城约80公里。12时16分,又发生了一次5.6级地震,两次地震震中相距约10公里。之后,又发生余震20余次。据报道,地震已造成至少80人死亡,800多人受伤。
地震伤亡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:
1、两次强震叠加
第一次地震震中距离彝良县城15公里左右,第二次震中距离县城约5公里,逼近人口更加稠密的地区,产生了更强的破坏性。而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、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。震源深度在60公里范围内的,叫做浅源地震。其中,震源深度在30公里以内的占多数,对人类影响最大。这次连续发生的地震震源仅有10公里至14公里,因此破坏性巨大。
2、住房质量较差
地震中心的彝良县位于云、贵、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,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,当地群众生活贫困,房屋抗震性能普遍偏弱,部分房屋为墙抬梁,承重能力不好,房屋结构本身不具备抗震性。在地震发生之后,全县共有数万间房屋倒塌和损坏,而在同样处于震中附近的贵州省威宁县,倒塌房屋数量却远远少于彝良县。
3、山高坡陡
彝良全县地形东西窄,南北宽,自南向北倾斜,大部分地区被河流切割成侵蚀山地,在地形上造成了易发次生灾害的客观因素。灾区多为山区地形,山高坡陡,海拔落差大,最高山达2800米,最低的有近1000米,落差有1000多米,加上山高坡陡,又有落石。地震发生后,彝良县距离震中的部分道路两侧山体出现坍塌,有滚石从山体滑下,交通受阻非常严重,导致救援队伍只能徒步前进,减缓了救援进程。
4、人口密度大
云南省平均每平方公里117人,而震区内每平方公里达到205人,灾区人口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近两倍。地震发生在不同时间段,也会导致伤亡人数有着巨大的差异。诸如本次地震所发生的正午时分,决定了当地居民在室率处于高位,是一个容易产生人员伤亡的时间段。
令人深思的是,同样是一次5-6级的地震,在美国、日本等西方国家,一般不会死人;而在经济落后、人口稠密、土地紧张、建筑缺少抗震质量的中国山区,一般会导致几十人甚至几百人死亡。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·安南先生在1999年7月“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计划”的总结大会上曾经说过:“我们应当把灾后救援的观念转变为灾前预防,因为灾前预防不仅比灾后救援更人道,而且比灾后救援更经济”。此话所表达的意思正是4100多年前夏禹治水的哲学思想 “平时若灾时,灾时若平时”。夏禹治水的哲学思想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精髓不能丢掉!所以,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注重抗震设防。
农村建筑常常为了节约成本,在结构上投入很少,因此每次地震对这类建筑破坏也最大。
    1.场地选择要恰当
    ①选择地势平坦、开阔,上层密实、均匀或稳定基岩等有利的地段。
    ②不宜在软弱土层、可液化土层、河岸、湖边、古河道、暗埋的滨塘或沟谷、陡坡、松软的人工填土,以及孤突的山顶或山脊等不利地段建房。
    ③不应在可能发生滑坡、崩塌、地陷、地裂、泥石流以及有活动断裂、地下溶洞等危险地段建房。在此类危险地段上。即使把房屋建得很坚固, —旦遭受地震灾害,轻则墙倒屋塌,重则会造成毁灭性灾难。
    2.地基要做牢做稳
    ①在软弱土层等不利地段建房,基础沟槽必须宽厚,槽底均匀铺设灰土层并分层夯实后,用水泥浆砌砖或石料混凝土做好基础,还可用加桩等技术加固地基。对于一般的软土地基,应设置大脚,预防不均匀沉降。如果是建楼房,应设置地圈梁,以防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的影响。
    ②在盐碱地地区建房屋,应加强基础防潮、防碱、排水等措施,防止碱潮对用体的腐蚀作用,以避免降低强度。
    3.房屋结构布局要合理
    ①房屋体形要合理。设计房屋时,要避免立面上突然变化,平面形状也宜简单、规则,墙体布置得均匀、对称些,使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。对于土坯房,房屋高度要低些,一般是一间一道横墙,硬山搁檩,双坡四出檐式;楼房采用内廊式平面,纵横墙较密,加上墙体间咬砌搭接,房屋的整体性就好。
    ②横墙要加密。横墙支撑着纵墙,限制纵墙的侧向变形,同时还承受屋顶、楼层和纵墙等传来的地震力,在房屋抗震上起着很大的作用。所以,在地震区建造的房屋,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,横墙宜布置得密一些,一般居住用房以不超过两个开间为宜。如果使用上需要有更大的空间时,就要采用诸如加墙垛、圈梁等措施,来增强纵墙的强度和稳定性。
    ③墙壁上开洞要恰当。墙壁上开洞,削弱了墙的强度和整体性。应尽量少开洞或开小洞。开洞要均匀,不要在靠近山墙的纵墙上或靠近外纵墙的横墙上开大洞。
    4.屋顶要轻
    ①屋顶要轻。—般民用房屋的屋顶,常用的草棚、泥顶和瓦顶等几种。由于各地做法不—,它们的重量差别很大,轻的每平方米只有十几公斤,重的每千方可达数百公斤。在地震区建房,应优先采用轻质材料做屋顶。
    ②围护墙和隔墙要轻。围护墙虽然是房屋的非承重部分,但地震时笨重围护墙的倒塌,同样会造成重大的灾害。例如,某Ⅸ度地震区的房屋,绝大多数是质量比较好的穿斗木骨架二层楼房,用土坯墙做围护墙,地震后木骨架大部分基本完好,而土坯围墙却大都倒塌。因此,地震区需要采用轻质的围护墙和隔墙。尤其高烈度区的木骨架承重房屋,可以采用下部做重的墙、上部做轻质墙的方法。
    ③屋顶上不要做笨重的附属物。屋顶上的附属物,如女儿墙、高门脸等,既笨重又不稳定,在Ⅵ度左右地震中就会大量破坏,甚至造成人员伤亡。所以,地震区应当尽量不做或少做这类装饰性的附属物,如果必须建造时,就要做得矮些和稳固些。
    5.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
    ①墙体要选择好材料。墙体材料选择时要考虑强度和耐久性。一般来说,采用砖墙比土坯墙和石头墙好。对于石头房屋,有棱角毛石比光滑卵石好。土坯墙的耐久性,同土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,粘性较好的泥土比砂性太大或杂质太多的泥土好。有条件时,最好在制坯或夯墙的粘性土中掺和一些草筋(如麦桔、稻草、或干净的杂草等),以增强土坯或或土墙的强度。
    ②注意墙体砌筑形式和方法。普通粘土砖砌筑的墙体,除卧砌实心砖墙外,还有空斗墙、18墙和12墙。这三种墙在地震区使用时,必须采取加强措施。首先,房屋的高度应加以限制。其次在施工中,除应确保施工质量外,还须在墙体联结处加砖垛、拉结钢筋等。在屋顶和楼层下加砌一砖宽的卧砌实心砖带(不少于三匹砖)。这样,梁(屋架)或楼板的支承,不但加宽了,而且较为坚固。为了使砌体受力尽可能比较均匀,各类砌体中的块材在砌筑时都必须上下错缝。纵墙与横墙、内墙与外墙结合要牢靠,墙体之间互相依靠,方能更好地共同发挥抗震作用。
    ③采用一系列构造措施。为了保证房屋具有必要的抗震能力,除使结构具有必要的强度外,一系列的构造措施也可以提高房屋结构的延性和刚度。除注意纵横墙、内外墙间的拉接外,宜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,以提高房屋的耐震能力。
    6.确保施工质量
    ①墙、柱要错缝咬砌,土坯、砖石块体应错锋咬砌,方有良好的整体性。为了保证墙体咬砌良好,内外墙最好同时砌筑。如果不能同时施工,宜放踏步岔,不要用马牙岔。受力大的小断面砖柱,砌筑要精心,要砌实心柱,不留通天缝。
    ②灰浆要饱满,不要用“带刀灰”(只在砖石边角抹灰浆),不要单纯地用砂浆和泥。要适当加水泥、石灰,以提高灰浆强度和粘结力。砖石表面要干净,干砖还要浸水后再砌。这样才能使砖石与灰浆粘结牢靠。
    ③木构件结合要好。木骨架的榫眼要开得恰当,使榫头结合紧密。如果木柱不够粗壮,或是在烈度为Ⅷ度以上的地区建房,应对木构件进行;加固处理,这样可有效地提高其抗震能力。